第(2/3)页 胡岳不是杨轩,没有不惧一切的底气和实力。 听到小皇帝的话,钱皇后看了看胡岳,打趣了两句,又跟着李氏聊了起来。 屋里火盆中木炭燃烧的旺盛,几个人聊的也是热火朝天。 来到晌午,小皇帝和钱皇后留下来用了午膳,下午这才返回的皇宫。 两人一走,府里上上下下才放松下来。 毕竟以两人的身份,谁不得小心翼翼,精神集中的陪着。 这个年并没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但却给人一种心里不踏实的感觉。 也不知是何原因。 …… 正统十四年开春。 山-东乐安汉王谴人入京报丧,前汉王朱高煦薨了。 这个消息并没有在京师引起什么波澜和轰动,毕竟小老二只是一阶失败者。 不过小皇帝还是按照宣宗时的约定,准许其以藩王之礼下葬,并与韦氏合葬。 消息传到金陵,小师妹让虎子代表镇国公府前去吊唁。 毕竟小老二再怎么说也是杨轩的师侄,同时还是小师妹的外甥。 小师妹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师兄杨轩,虽然后者忘记了很多事情,记忆也是混乱的,但小老二他还是记得的。 若是让他知道小老二的情况,怕是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故。 与此同时,小师妹也打算带师兄杨轩换一个环境。 试试能否让师兄恢复过来。 因为这里到处都是师兄和安庆公主走过的痕迹。 说走就走,两人再加上小虎和几个随从,就这样出发了。 如今已是开春,气候回暖,外面的景色也不错,能让人心情舒爽。 …… 京师。 不知名处。 有几人正在密谈着什么。 “宫中戒备森严,我等想要毁灭证据,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那要怎么办?这些东西一天掌握在陛下的手中,对于我等来说就是巨大的威胁。” “更何况陛下的所作所为,也是越来越不考虑我等,若是再不想办法解决,那等待我等的是什么,可想而知。” “不要慌,陛下亲政之后,不仅仅是我等的日子不好过,还有其他人。” “陛下这次不是要北征吗?只要让陛下不在京师,那机会不就来了吗?” “这有用吗?” “就算我等毁灭了证据,但那些东西我不信陛下没有看过。” “更何况有东厂和锦衣卫在,诸位觉得陛下会缺少证据?” “此举不仅会打草惊蛇,还会让陛下对我等更加防范,说不定我等以后的日子会更加不好过。” “那你的意思是?” “没错,看来诸位都明白了。” “记住,这是陛下不给我等活路,我等也只是为了自保。” “嘶~~” 一道道倒吸冷气的声音响起,在场众人都看向了说话的那人。 没想到对方的胆子这么大,一玩就玩这么大。 “此举怕是会引起巨大的动荡啊!” “一不小心就会让敌人打进来,届时,京师沦陷,国家危亡,我的可是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啊!” “无妨,我们的根基在南方,就算整个北方沦陷,对我等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你们也别忘了,太宗在迁都的时候可是在金陵留下了一套班子的,有这套班子在,大明朝就不会乱。” “届时,我等只需要辅佐新帝,养精蓄锐,相机北伐,收复失地,那么想要不青史留名也困难。” 见众人眼中还是犹豫,说话的这人继续说道:“诸位还在犹豫什么?” “我等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现在已经开始了,停不下来了,若是让陛下击败了也先,你们觉得我们与他联系的事,也先会不会告诉陛下?” 叹了口气,那人继续说道:“唉,咱们文官的日子苦啊,立国以来,就没有过过几天好日子。” “太祖,太宗他们都倚重武将,我等文官战战兢兢,哪怕是宣宗,对我等也是多有防范。” “当今陛下态度强硬,倚重武将,我的文官何时才能出头?” “诸位难道想一直过这样的日子吗?” “就算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自己的儿孙后代想一想吧!” “自太宗搞那个摊丁入亩之后,有多少反对的声音,你们难道不知道吗?” “想想诸位现在过的日子吧!” “和文官巅峰时期,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有多大的差别?” “此举一旦成功,我等的好日子可就来了。” “此时不拼一把,还在等什么?” “我等文官可不是他们朱家养的狗!” 最后这句话一出,在场众人的脸色明显变了变,显然是说到了他们的痛处。 “干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