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回到成//都府,朱椿再次见到杨轩,见其眉宇之间满是疲惫。 “姐夫,该休息就休息一下吧。” “我回来的时候都看见了,蜀地民生经济恢复的不错。” 朱椿说道。 “夏收马上就要开始了,我怎么能休息。” “今年蜀地叛乱,各地都遭受了不小的破坏。” “粮食减产已经是必然的了。” “就是不知道今年还能保住多少粮食。” 说到这里,杨轩脸上满是愁容。 叛乱结束后,蜀地还剩下三百万左右的人口,这些人口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若是夏收的粮食不够,就得从其他地方调粮,不然很可能会发生饥荒。 至于官仓中的粮食,此次叛乱早就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听到杨轩的话后,朱椿叹了口气。 “那…姐夫,你也要多注意下身体。” “嗯,我会的。”杨轩点点头。 随后问起了朱椿此次前往京城都发生了些什么。 朱椿也是没有隐瞒,能说的都告诉了杨轩。 毕竟杨轩以后回到京城,也能打听得到。 听完朱椿说的,杨轩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什么了。 毕竟朱棣的做法,属实是……太坑了! 他拍了拍朱椿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朱椿也知道杨轩想说什么,便叹了口气。 …… 数日后,夏收可以开始了。 杨轩和铁铉亲自带着人下到民间,与百姓一同参加夏收。 和预估的一样,粮食减产的厉害。 好在杨轩早就与朱棣书信沟通过,今年蜀地的赋税减免。 夏收结束,杨轩又和铁铉带着百姓抢种,赶在冬天到来之前再种出一茬粮食。 夏收的这些粮食,杨轩估计,能撑到秋天结束,就已经不错了。 …… 而就在蜀地夏收的时候,其他地方也开始了夏收。 湖广、江浙的粮食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今年的赋税也全都是按照新政的标准来收的。 为了防止有人逃税漏税,拒不缴税。 负责镇守江浙和湖广的小老三与朱权,亲自带兵上门收税。 当然,这是得到朱棣暗示的。 本来还心存侥幸的地主乡绅见朝廷动用这么大的手笔,便也没了侥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