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市舶司的官员看杨轩查了几天的账,却没什么动作,便觉得他什么也没查出来。 堂堂长平侯,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提起的心,也逐渐放了下来。 这些天,他们的注意力都在杨轩和随他前来的一百锦衣卫身上。 处于暗中的一百锦衣卫,他们自然不知道。 这也给暗中的这一百锦衣卫创造了条件。 待所有证据搜集好,距离杨轩来到这里也过去半个月了。 巧遇海商归来,带回来不少货物,各地大商人听闻消息,准备前来参加拍卖。 杨轩便打算等此次拍卖结束之后再离开。 拍卖的流程早就形成了一套标准,各部门承担什么角色都很明确。 杨轩没有胡乱插手指挥,选择当个看客。 市舶司的官员们还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拍卖会。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距离市舶司不远的海面上。 密密麻麻的小船正向着海岸驶来。 船上的人握着刀,嘴里叽里呱啦的说着鸟语。 他们神情冷漠,眼神中透露着凶狠。 “勇士们,岸上就是大明的市舶司,我们已经得到可靠情报,一大批大明海商已经从海外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了无数财宝。” “还有大明各地的大商人也聚集在市舶司。” “带着无数金银财宝,准备参加拍卖会。” “只要我们能够将大明市舶司成功洗劫,就再也不缺钱了。” 没错,这群人正是倭寇。 他们成分复杂,有倭国流浪的浪人武士,也有汉人海盗,还有南洋混不下去的海盗。 不过,其中大部分还是来自倭国的浪人武士。 自大清查开始,朱棣发现了倭国的狼子野心,便针对倭国实行经济制裁。 习惯了来自大明的丝绸等好东西,突然被断了,他们自然不习惯。 不过他们也知道大明的强大,一直在忍耐。 就这样忍耐了半年左右,他们准备派人集结起散落的海盗,倭寇,准备上大明好好劫掠一番。 同时也是试探大明的态度。 大明最强大的水师船队远在海外。 后面扩建的水师,保护的也都是重要航道,平时在沿海巡逻的,并不是什么大船。 当然,这是和宝船相比的。 和倭国的小渔船比起来,依然是庞然大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