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自打七月份老杨家这边为了杨华梅改嫁的事情跟老王家那边摊牌,然后徐巧红大闹了一场后,徐巧红就被气到浑身僵硬大病一场。 病好后,徐巧红和小黑就收拾二两东西去投奔徐巧红娘家大哥去了,后面再没回过村子。 即便八月头上杨华梅嫁给徐元明,小黑和徐巧红也没有露面。 刘氏眼中八卦之火已经熊熊燃烧起来,她喝了口茶,兴奋的说起了小黑和徐巧红的事情。 “这小两口也真是哈,那小黑,壮得跟牛犊子似的,徐巧红也是漂漂亮亮,” “两个人也年轻,可是凑到一块儿却死活生不出娃来!” “昨天这两口子从外面回来了,大包小包的拎,看来这半年在外面混的还不错呢!年货办的满满当当的!” “呵呵……”杨若晴干笑了声,“四婶你快些捡要紧的说,我赶着刷鞋子。” “晴儿你可真是个急性子,要紧的来了!” “有人跟我说,这两口子准备去抱养一个娃来养了!” “这还没到腊月,就提前回来了,是因为那边说好了,抱养的丫头片子估摸着这两天就要接到老王家去!” “抱养?那是抱养哪家的闺女啊?” 杨若晴再次扭头询问刘氏。 若是别人家抱养孩子,杨若晴倒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在庄户人家,这种抱养来,抱养去的事情很常见。 很多人家闺女生的多,就想去儿子多的人家抱养个儿子回来过继啥的。 而有的人家儿子多,偏生家里条件又不咋地,也很乐意跟有闺女的人家对换,抱养个闺女回来将来给自家某个儿子做童养媳也行,如此还能省下一份彩礼钱呢! 所以在庄户人家,这种事情很司空常见,灵灵也是小朵他们抱养的啊! 若是搁在后世,各方面手续估计就很难了。 “不是咱这边村子里的,听说是徐巧红她娘家大嫂给帮忙找的,应当是那边的丫头片子。”刘氏说。 杨若晴又问:“多大的闺女?” 刘氏想了想,“这个我没打听,照理说肯定不可能超过一岁啊,太大的娃都记事啦,养不熟的!” “可是,太小的娃,像小黑和徐巧红那样的人,他们有耐心去带吗?”杨若晴反问。 刘氏愣住了,她边想边摇头冷笑:“那小黑,前两年还要梅儿追后面擦腚儿的人呢,还有那个徐巧红,天天搽脂抹粉的,看着也不像能带孩子的样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