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么多糖葫芦,估计都有好几十根了。 糖葫芦这东西性凉,小孩子吃多了也不好,过个嘴瘾就差不多。 就算给亲戚朋友们家的孩子们匀一些出去,家里剩下的这些也足够孩子们吃了,而且还能赶在糖衣完全融化前吃完。 “对了爹,咋就你一个人回来啊?我四叔四婶呢?没跟你一块儿回来么?”杨若晴扫了眼那空荡荡的马车车厢,又问杨华忠。 她这一问,将孙氏她们的注意力也都拽了过去。 孙氏也问:“是啊,你们不是一起去接四弟妹的么?咋就你一个人回来了呢?难道四弟妹没接到还是咋地?” 被问到这个,杨华忠脸上的笑容就尴尬住了。 “那啥……也不是四弟妹不跟咱回来,而是,人压根就不在刘家村。”他说。 “啥?那她上哪去了?”孙氏讶问。 杨华忠说:“正月初一那天,老四他们前脚走,四弟妹后脚就带着荷儿去了镇上的菊儿家,听说这几天一直住在菊儿家。” 谷柵</span> 孙氏跟杨若晴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恍然了。 别的女人跟男人怄气跑回娘家,那是因为娘家依旧还是她的半个家,还有一块她的容身之地。 而对于刘氏来说,娘家爹娘早年就去世了,两个哥嫂分家另过,她这个嫁出来二十多年的闺女对于如今的娘家来说,那就是完完全全的客人。 你嫁的好,日子过得不错,你回去了,你哥嫂也许会热情的款待你,但也仅限于一顿饭而已。 并不会真的为你准备屋子,赶紧的被褥,让你在娘家自由自在的住着,舔舐伤口。 也幸好菊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而且也能当家做主。 所以刘氏不能指靠娘家的收留,还有闺女那边落脚。 “那老四是去镇上菊儿家了还是咋地?”孙氏又问杨华忠。 杨华忠点头:“老四说了,只要四弟妹离开了刘家村,那就一切都好说。” “他去菊儿那边接,至少菊儿和陈彪会帮着劝和。而不像刘家村那几个哥嫂,只会夹在里面挑拨离间,煽风点火。” 孙氏抿嘴笑了,“那看来老四这趟是有把握接回四弟妹了,那好啊。” 杨若晴却说:“话不能提前说满了,得真的把人接回来了才能算数。” 杨华忠和孙氏都点头,杨华忠说:“老四让我先回来,说回头他在菊儿家吃个晌午饭,傍晚时候再和四弟妹一块儿回来。” 杨华明的原话是:龙归大海鸟入林,夫妻双双把家还。 这是取自一句戏文,但杨华忠没好意思原话转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