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氏看了菊儿一眼,菊儿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初陈家这边也是一堆的烂亲戚,菊儿婆婆是个耳根子软的,被娘家几个哥嫂忽悠得不像话。 菊儿嫁进来,当家,一点一点还击回去,跟陈彪俩个舅妈叉腰吵架的事儿都做过。 凭的是什么? 一方面是娘家,另一方面就是陈彪撑腰。 “嗯,有晴儿和棠伢子做娘家靠山,更有刘雪云撑腰,咱三丫头也不是傻,应该能应付。”刘氏琢磨了一番后道。 杨华明把小外孙举到肩膀上坐着,站起身,“要么就不结这门亲,结了,咱就不怂,大不了咱到时候多去昌乐县走动走动,就你这泼辣性子,狗都嫌,你去给她壮胆保证没人敢欺负她!” 前面的话,刘氏听得笑滋滋的,可听到后面,脸色就变了。 “你个烂了腚儿眼的,你才狗都嫌呢!”她习惯性的要去脱脚下的鞋子扔娶砸杨华明,看到高坐在他肩膀上咯咯笑的小外孙,刘氏收回了手。 “你把孩子举那么高这是要上哪去?” “我带我小外孙去街上买糖葫芦吃!”撂下这话,杨华明架着小外孙出了屋子。 刘氏转身把脑袋探出窗口,朝院子里爷孙俩的背影喊:“你当心着点儿啊,孩子别离开眼,这镇上有拐子拐孩子呢!” 上回三丫头就差点被拐走了,想想都后怕…… “放心吧,在我手里不会弄丢的。” 刘氏还是不放心,“你爹好热闹,小子又是最调皮的时候……” 菊儿道:“娘别急,我也去,刚好酱油没了,我顺便打些回来。” 三丫头起身:“姐,你还得换鞋子,我去也一样。” 菊儿点头:“那也行,我跟娘烧饭,你们逛一会儿就回来啊!” …… 杨华明肩上架着小外孙,小外孙手里捏着一根糖葫芦,舔得小嘴巴周围一圈红色的糖浆。 三丫头跟在边上,不时拿出帕子踮起脚来给小家伙擦拭嘴角和小手。 今日刚好是十五,瓦市赶大集的日子,街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比较多,就连路边都蹲满了各种小摊贩,好多都是附近村子里上来的,又或者山里的山民下山用山货兑换东西。 三人边走边逛,人群中,迎面过来三人,还主动跟杨华明这里打招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