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汉王脸色阴沉至极,眉宇间露出滔天的恨意,正在捡东西。 长公主站在他身后,叹息一声,规劝道:“老二,你不去害自己侄儿,爹怎么会狠心把你赶走?” “去了乐安之后,你要好好反省,不要再惹爹不高兴了。” 长公主本是狠狠骂弟弟一顿的,但听闻汉王连夜被赶出应天府,去乐平就藩,可能以后都不能再相见了,长公主心中也软了些。 “大姐,行了,别再说了。” 汉王不耐烦道:“张口侄儿闭口侄儿,我还是你亲弟弟呢,坐不上那个皇位,我一辈子都不会甘心!” 啪! 一声脆响。 长公主悲愤之下,一巴掌打在了汉王的脸上。 汉王一愣,捂着脸简直不敢置信:“你打我?” 长公主寒着脸:“打得就是你,老二,我告诉你,不要惦记着太子的位置,那不属于你!” 说着,长公主一脸痛心疾首。 汉王也冷下脸来:“大姐,你帮太子一家,不帮我?” “如果你偏袒,那就别怪我不认你这个亲姐姐!” “郭妃,我们走,离开应天!” 话罢,拉着郭妃,气冲冲的离开了汉王府,外面早有许多下人拉着许多马车在等待了。 汉王带着郭妃上车,直接离开,前去就藩乐平。 长公主追了出来,望着缓缓前行的马车队伍,脸上滑落泪水:“高煦,姐姐不是那个意思……” 然而,朱高煦显然是听不到这句话了。 此时,马车车队,已经连夜离开了应天府。 待出城三十里左右,应天驿站附近,突然出现了大批大批的人马。 约莫有数百个左右。 他们全都身穿盔甲,手中持剑,还扛着一柄大明旗帜。 这些人,几乎都是将领,其中最低的官职都是军中百户! 这都是朱高煦四处征战十多年,打下的人脉,军中有许多人虽然忠诚永乐大帝,但也同样敬佩汉王,不服太子这些文臣。 “汉王,我等初时受汉王提拔,便一世都是汉王的人。” “汉王虽走,但我们会在京营继续为汉王当话事人!” “我等忠于大明,忠于皇上,但储君之位,不该给软弱的太子来坐!” 朱高煦走出马车,望着这数百名将领,望着那鲜红的大明旗帜,脸上顿时再次意气风发:“哈哈,好兄弟!” “我虽然被发配乐平,但待到明年之期,老爷子一定会召我回京师的。” 明年,是出征瓦剌的日子,岂能没了他这个左先锋? 大侄子,明年出征,老爷子势必带你去历练,等到了战场上,我们叔侄见真章! 他虽然离开京城,但照样可以发展地方势力,一旦老爷子敢立他为皇太孙,立刻起兵勤王! 这天下,总要胜出一个皇帝来。 与将士们寒暄一番后,朱高煦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座京城。 而与此同时,就在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里,一位身穿红袍的中年正站在那里,静静的凝视着汉王离开的方向。 “汉王,这天下要让你掌控还得了?” /86/86351/26184694.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