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大明施行的户籍是分为三类的,分别是军籍、民籍、匠籍,军户人家则是世世代代从军,所以这些工匠们,也就是世世代代都只能从事这些老本行,不能轻易间改变职业。 当然了,你要是考上了功名,自然也是可以改变的,明朝并未对这些工匠们施行什么不得参加科举之事。 三籍的人员,都能够参加科举,对于这点来说,大明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好!如此甚好!”朱棣大喜,九大重镇是边关重镇,总共有着近七十万兵力,再加上京营四十八卫那就是近百万大军。 当然了,这些军队是不可能全都抽走的,但就是抽走十之二三,也有着二三十万的兵力可以面对帖木儿帝国了。 “陛下,虽然披甲率近乎人手一件,但是这甲胄质量却……”黄福低着脑袋,不敢抬头直视朱棣。 从他上位之后,这才知道朝廷的那些官员中饱私囊的有多厉害,再加上皇上又追求百分百的披甲率,这才导致朝廷的军队铠甲的质量有些严重下滑…… 当然了,京营四十八卫的铠甲倒是实打实的,那些都是皇帝脚下的军队,对于铠甲之事却是没有马虎了事,不过那些发往各地守军的铠甲么,简直是一言难尽。 九大边镇的还算是好一些的了,好的铠甲也有三分之一吧,其余的铠甲近乎全是那种垃圾铠甲,怕是拿着现在的这种垃圾火枪隔着百米都能射穿的那种,别说火器,连箭矢都防不了。 所以,实际上那些朝廷的军队都是懒得穿铠甲的,将铠甲扔在库房里屯灰,一边又不能起到防御的作用,一边又穿在身上阻碍行动,倒是不如直接不穿。 “质量如何?!”朱棣皱着眉头问道。 他在靖难之时不是没有见过,朝廷也就那些京营和边军的装备精良了,至于其他地方的守军,却是不怎么样。 不过其余地方的守军,也就是用来对付一些盗匪之流的,却是并不需要装备多么精良,只要边军的装备和京营的装备精良,便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