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落衡这种从底层出来的,他的眼界的确不如你,但他的能力却并不输于你,正因为来自底层,他有着更大的欲望,对于建功立业有着更大的追求。” “这类人不拘小节。” “对事情的解决能力惊人。” “阿翁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郑如眼中露出一抹异色。 郑国微微一笑。 他是乐于给郑如上课的。 郑国道:“你上过一些学,也懂一些道理,若是你置身于秦落衡的身份,你敢跟他一样,拿着简牍来找我吗?” 郑如迟疑了一下,“应该也会。” 郑国道:“你敢对我说出启用商贾吗?” 郑如摇了摇头。 郑国笑道:“这就是你跟他的差别,你会害怕失败,会害怕被人刁难,也害怕被拒绝,更害怕给人留下坏印象,但他不会,这种心性坚定的人,只要给他机会,他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你知道他为什么会对你提到商贾?” 郑如再次摇头。 郑国道: “因为他知道你一定会告诉我。” “你向来沉稳,但秦落衡年少成名,你是有比较之心的,他这公厕之法,确实为良策,你其实比不过,只是你的回答也可圈可点,你们之间并没显出明显差距。” “但他提出让商贾经营,却是让你动了心思,自认自己比他更了解大秦,所以一口就否决了,甚至颇为自得的向我吐槽,但殊不知,这其实是秦落衡故意而为。” “他一直都只把你当成传话者。” “而你却浑然不觉。” “你啊,志向不浅,但没接触过人事,对很多事还不明白。” “六国未灭之时。” “六国世族子弟之多,犹如过江之鲫,其中不乏有经世之才,但他们的前途几何,却非是由能力决定,而是由出身决定,为嫡为庶,为亲为疏。” “我当年为韩人,刚入仕,也不明白其中道理,以为凭借着能力就能出人头地,但在韩国待了一段时日之后,我才明白根本就不是这样,因而也是主动‘受命’来了秦国。” “你比我看得书多,但那终究是书上的。” “你年岁不小,也该入仕了。” “我现在还在朝中,还能给你讲讲其中弯弯绕绕,若是日后我退下了,以你现在认知,恐怕很难应付得了。” “朝中有这么多门道?”郑如有点不信。 郑国轻叹一声。 说道: “你应听说过甘罗。” “他九岁拜相,而今却在何处?” “你真以为是外界传闻的受到了牵连?” “难道不是?”郑如道。 郑国摇头道:“自然不是。” “当年关中氏族闹事,甘罗的确参与了其中,但他的过错又岂有华氏、杨氏等族重?” “他之所以被贬的最狠,其实是因为当年他跟李斯相争,但他哪里斗的过李斯?被李斯算计的明明白白,自此彻底被排挤出了朝堂,在一个小县城待了十年。” “朝堂的水很深。” “你现在连一个史子的心思都看不破,若是真的入仕,加上沾了我的关系,一路直上,但等到我退下,到时你恐怕很难应付得了这些老谋深算的人。” “你也该出去见识一下了。” “不过大秦注重的还是能力,除非那几个关键位置,不然也没人会算计到你头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