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朝堂大乱-《我在午门当缝尸匠那些年》


    第(2/3)页

    故而微微松口气,等着看满朝文武如此查。

    若查到自己,没有证据,也只需死不承认,就能躲过一劫。

    却是不知道,武将世家也并非都莽夫,难道只有文官有心眼不成,其实是人,都有细腻的一面,贾头领此刻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才不看他。

    否则口空白话,怎么能证明白文武通敌卖国。

    他一个三品的文官员,哪有那么强的能力,能将边关送来的书信全部拦截。

    故而在没有确凿证据前,贾头领是不能下定论的。

    一些老臣为了洗清干系,还特意追问贾副统领:“可有什么线索?”

    贾头领摇头道:“没有。”

    说完他看向皇上道:“臣请求,允许我带三千精兵,护送粮草出城。”

    皇上也犹豫了。

    虽然之前收到线报,但没有查清楚谁是内奸之前,出城是有风险的。

    谁知道,会不会是调虎离山之计。

    万一贾副统领带人送粮期间,忽然敌军绕道门前。

    在和城里的通敌卖国的汉奸,来一个里应外合,到时把他们打个措手不及怎么办?

    眼下京都的防守十分有限,抽调三千精锐,可不是说着玩的,会严重影响城防部署。

    若贾副统领走了,再无带兵良将,这城内防守空虚,谁能领兵布阵?

    才是最大麻烦。

    故而此事不能立刻答应。

    但若不尽快答应,边疆告急。

    此刻脱上一日,就多一分风险,可能随时攻破,到时整个刘金王朝,也岌岌可危。

    这让刘风十分为难。

    就连老丞相也为难地说道:“三千精锐太多了,虽然守城有主将徐浪,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若只剩下一个主将,恐怕难以兼顾。”

    老丞相这样说,是因为他非常了解徐浪的本事。

    徐浪,人如其名,浪得虚名,他浪起来还行。

    但若是真是论起打仗经验,他绝对不足,又如何能守得住城门。

    所以他不能让贾副统领走。

    尤其是眼下这个关键时候,城内还有一个通敌卖国的贼人,谁知道潜伏了多少密探。

    就连皇上也考虑的是这点。

    不过小皇帝更郁闷。

    因为徐浪是老丞相推荐的人,看样子老丞相也不放心交给此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