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劝诫-《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第(3/3)页

    要知道,谁得到军队支持,谁才有更多可能成为未来的皇帝!

    李世民显然是想要将魏王李泰在天下人眼前刷战功,争夺军中威望!

    难道李二陛下这是真决心要易储了?

    虽然太子李承乾与自己不对付,但随便易储还真不是好事。

    国之重器,岂能随意换之?

    想到这儿,杨帆大声说道:“此举太过草率,可能会惹得朝中动荡、天下不宁,如若真需皇子出面,太子乃国之储君,此等家国大事,自应太子出面,若按陛下所说,由魏王前去,岂非故意引起天下非议?”

    自古以来,每一次易储之事牵连都甚广,无不惹得人心慌乱,这些都是内耗,会损耗国力!

    这种内耗是无谓的,作为一唐人,杨帆当然不希望这种事发生。

    如果眼下传出易储此等风声,天下人会怎么想?

    若是被有心人趁机利用,鼓噪民意,那可就真会乱套。

    虽然杨帆才与李承乾刚刚发生冲突,但杨帆并不想落井下石。

    毕竟公是公私是私,杨帆还是拎得清楚的。

    倒不是杨帆非得要支持李承乾,也不是多么讨厌李泰。

    只是杨帆并不想站队。

    即使站也是想天然的站在太子一边,谁是太子,谁就是储君,就支持谁。

    放着太子在一边,李世民却让李泰满天下代天子督战,这不明摆着告诉全天下人,皇帝要易储吗?

    天下不乱都怪呢!

    听到杨帆的话,李世民面沉似水,一言不发,也不知他到底在想什么。

    李世民犹豫了一下,还是依然坚持道:“魏王德才兼备,在民间风评甚好,太子腿脚不便,魏王作为太子的亲兄弟,不仅能代表朕的威临,更能代表太子的仁爱,魏王怎就不能前去?”

    “请陛下三思!”杨帆朗声回道。

    该劝的已经劝过了,最后就让李二陛下自己决定就成。

    反正自己只要尽到提醒义务,就已经不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