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倒是他们住在这里,初来乍到的,你们这些城里的大爷大娘就要跟着多费费心,哪都不知道哪啊。这府城可真大。 大爷大妈就喜欢这样的孩子,能被人捧着哄着,最好还能让他们占点儿小便宜的。 这不嘛,朱兴德出门第一站,就是打算去里面有一住户提到的巷子。 府城极为热闹的一条街。 那巷子里有那家住户的亲属。 别小看这事儿。 一般人要去哪条巷子里卖东西,要是有人烦了或是那欠嘴的,找到转悠的衙役就会被赶跑。 可要是能提个人、敲个门,附近的人即便再反感那吆喝声,冲面子也不能很损的去找衙役。那往后邻里邻居的还处不处啦?最起码这个方便是有的,不会告发他们。 朱兴德离开前,再次感谢一遍里面住户那大娘,也更感谢汪大娘,这俩老婆子关系好,才给帮忙联络的。 朱兴德和满山他们本来心情挺好的。 直到听府城里许多人提及“青城山人命按”,心情晦涩了一下。 虽说听到那事儿定性为意外,心里一松,但咱听完心里也不舒服。 等赶到那个极为热闹的巷子卖干蘑,当朱兴德听完几位“酒蒙子”大爷说完: “你还要卖酒啊?那可不好卖,咱府城的人只认有名号的酒。而且和你们县里镇上也不一样,咱这里卖酒的就是专门卖酒,你想倒手便宜些卖给小杂货铺子都不行,人家也不进酒啊。” 他心情更是没了早上的兴奋劲儿。 来这趟,主要就是为卖酒,酒要是卖出去,那不完了吗? 而之所以先卖干蘑,会耽搁一两天。 一是寻思卖干蘑的时候,先摸摸市场的底儿,总是不能啥也不知道就贸然进场。 二是为,咱这不是没多少钱了吗?将那些干蘑先卖了,咱就能先挪用那个钱。这些天花用也好,卖酒时用做周转银两也罢,先卖干蘑主要是图能有现银。 当晚,朱兴德他们卖完干蘑回家,嘴上不说,心里稍稍有些上火。能吃六个馒头的都吃四个。 因为不止许多大爷们那么说,很不看好咱家的酒。 就连他们去酒肆只简单的问了几句,都能感觉出好像没戏。 而这天晚上,老家那面更是倒霉透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