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县城“商业街”上。 朱老三不停埋怨身后的二哥。 说大哥醒了,郎中让抓些药回家慢慢养就行,本来今儿咱就能回家,全耽搁在你身上。 你看看这都什么时辰了,还能出城了嘛。 钱钱钱,耽搁一日会多花多少银钱,借人家锅灶用人家柴火都要花铜板,你算算是你挣得多还是提早回家合适,更何况家里有一堆活等着,咋那么不长心。 过后,其实朱老三有点儿后悔过于数落二哥。 尤其是在看到二哥将干活银钱全交给娘时。 朱老三心里明白,他是对二哥不满才会借机发那么大火。 毕竟没有二哥老丈人家传瞎话,能有后头这些乱遭事吗? 大哥也就不用受伤,家里好不容易攒的银钱有他一份,就不用给大哥看病花那么多银钱。 可是,望着累到佝偻脊背的二哥…… “二哥,扛沙袋累够呛吧。你说你也是,咱是陪大哥来县里看病的,你咋还干上活啦。我怕你走丢了,之前语气上就……” 朱兴安倒是很平静:“别说了,咱回吧。再拖一天又要多花一天钱。” 郎中问朱家大房:“准备抓多少日的药带回去?” 朱兴昌脑瓜包的跟粽子似的,吭哧出一句:“抓两天的就中。” 朱家伯母拍打一下大儿子胳膊:“两天够干啥的?咱费这么大劲儿进城就是为看好病,要不然折腾个啥呢。” 一咬牙,老太太对郎中道:“我大儿需要喝多少天,你就给开多少天的药吧。总是要治好的,那是脑子。” 郎中心想:是个明事理的娘。 大手一挥,小药童立马将草药放秤上,“六十日的银钱是……” “啥?!”朱家大房几位异口同声道。 六十日那得花多少银钱啊。 不要六十日,能活着就中。 郎中无语,你们刚才不是挺明事理的?那伤的是脑子,这话可是你们自己说的。 伤筋动骨要百日,更不用说脑子,唉,这时候又能活着就行了。 朱家大房最终只抓了半个月的药。 就这样,朱兴昌看完脑子,这几位终于踏上回家的路。 骡车在朱兴昌的指挥下刚驶入正途,还没到熟悉的镇上,天空忽然冒出几朵阴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