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个王朝在蓬勃发展的时候,它一定是不断打开阶层通道,吸纳更多的人才。 让整个社会所有阶层都能够与这个时代一起进步。 而这个时期,因为王朝的发展,会带来大量的社会红利。 因为打开了阶层通道,所以,各个基层都可以吃到红利,这样会让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几何级攀升。 那么,在利益的驱使下。 所有阶层都会拥护这个新兴的王朝,因为所有阶层都是既得利益者。 但如果王朝在鼎盛时期关闭了晋升通道,那就是这个王朝从胜转衰的开始。 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阶层就会随着王朝的发展逐渐的丧失红利,而且日子会过得越来越难,甚至到了没有立锥之地。 这就会产生巨大的阶层矛盾。 唐朝不就是从李隆基开始衰败的吗? 当武则天辛辛苦苦的打开阶层通道之后,李隆基凭一己之力就把它完全关闭了! 而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开始还开放了阶层通道,而宋太宗赵光义则是直接关闭阶层通道。 而宋朝之后的改革,他就是要想方设法打开阶层通道,可最后都是因为遭到了贵族世家的誓死反抗而中止! 所以宋朝才造成了极端的贫富差距。 至于明朝,那就更不用说了,在洪武时期打开了阶层通道。 但当朱棣死后,朱高炽上位,不断废除洪武和朱棣时期的政策,向着文官疯狂倾斜,阶层通道逐渐封闭。 而当东林党权倾天下的时候,他们利用着学阀的优势,垄断了晋升通道,这才让明朝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当代表着大多数人的阶层被王朝彻底放弃时,那么这个不可调和的阶层矛盾就会成为王朝灭亡的导火索。 这才是真正去学历史的方法。 你要辩证的去看待每一件事情。 不是说用了科举制度,就是好的,就一定能够打开阶层通道,就一定能让社会欣欣向荣。 唐朝用了科举制度,宋朝也在用科举制度,东林党以后人家更加标榜科举制度。 可这有什么用呢? 他们口口声声标榜的科举制度,却没有打开阶层通道。 这些制度成了他们揽权谋利的工具。 而这个时候,这些科举制度就成了假科举制度,他们失去了科举制度的真正内核要素。” ……………… 什么,竟然是朱高炽! 此刻的朱棣真是想把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再揍一顿。 原来大明朝真的是从朱高炽手里开始衰亡的。 这个家伙竟然敢擅自更改自己和老爹的制度,大量引入儒家治国学说。 以前怎么没发现他能这么蠢呢? 朱棣此刻眼神不善,肥胖的朱高煦只感觉到浑身都在冒汗,今天老爹是怎么了? 怎么感觉像是要把自己宰了吗? 而朱高煦则是挠了挠头,老爹是想对付大哥吗? 要不要自己帮忙把大哥收拾一下呢? 不要让自己老爹沾上大哥的血,自己帮忙给弄死算了。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父慈子孝吗? 太子朱高煦此刻琢磨着到底要先造反呢?还是先把大哥给弄死呢?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啊! 太难了! 要不然,两件事情同步进行? 朱高煦觉得很有搞头! 之后必须跟大明战神李景隆好好商量一下。 ………… 而此刻的崇祯是全身直冒冷汗。 东林党竟然就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亏我还这么信任他们? 觉得他们是大明风骨,是大明的支柱! 崇祯直接抬手给自己甩了一记耳光。 我真是太蠢了呀! 我竟然去相信这些文臣。 ……………… 李治此刻对陈通那是更加的忌惮。 这就是陈通的思想高度吗? 这家伙看待问题的方式怎么如此的犀利和刁钻呢? 不管谁提出一个观点,他都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甚至还能分析出别人的底层逻辑。 这特么的就是怪物呀! 李治现在有了一种错觉,他可能此生都无法被追到阿武。 …………………… 杨广此刻眼神骄傲,你要说到科举制度,我们隋朝两代皇帝都对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对这项制度真正添砖加瓦的人,那也不过是两代皇帝。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现在谁还能质疑隋文帝的功业!” “这回你还想用考试来碰瓷科举制度吗?” “就是你实行的科举制度如果没有打开阶层通道,那你这个也是一个冒牌货!” “我就问,还有谁?” ? ?求订阅,求支持,求月票! ?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