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朱棣此刻算是长了见识。 这刘邦还真不是一般人。 起码如果他跟刘邦对线的话,那还不一定能说得过刘邦。 歪理还挺多呀。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虽然我知道你在胡说八道。” “但我却没有证据。” “陈通,继续举例,我绝对相信你说的话。” ……………… 其他皇帝也都成了吃瓜群众,围观看好戏。 而陈通则是毫不客气,他最喜欢的就是跟人抬杠....咳咳...是辩论! 陈通: “要刘邦用双重标准对待一类事情的证据,我给你! 丁公,知道吗? 在彭城之战中,丁公追击刘邦,他把刘邦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眼看刘邦就要死于丁公的手下。 而刘邦为了活命,恳求丁公放了他。 那对丁公是一顿猛夸,把丁公说的是侠义无双。 一顿忽悠之下,丁公竟然跟刘邦惺惺相惜起来,直接放了刘邦。 等到项羽战死,项羽的部下们都东躲西藏,只有丁公,大摇大摆的前去求见刘邦。 因为他是刘邦的救命恩人。 丁公以为他这个救驾之功,刘邦怎么着也得封他个侯爵。 可丁公万万没有想到,刘邦直接就把他拿下,游街示众,最后直接宰了! 那我们再来看一看,刘邦怎么对待他的另一个救命恩人夏侯婴,夏侯婴屡次在生死危机中把刘邦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夏侯婴最后被封侯。 同样都是救命恩人,却又截然相反的待遇,这不是双标是什么?” ……………… 朱棣极度鄙视刘邦的人品。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咱就不说刘邦残杀功臣。 单就说刘邦这么对待自己的救命恩人丁公,这就很过分了。 同样都是救命恩人,丁公被杀,夏侯婴被封侯。 这不就是典型的双标吗? 李老三,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 ……………… 朱棣本以为李隆基这次又会哑口无言,顾左右而言它,或者使用话题转移大法。 可没有想到,李隆基这次却高兴得发狂。 觉得这局他稳赢了! 长生殿中李三郎: “我还以为你拿出什么证据来。结果就是这个!” “简直太可笑了。” “你根本就没有看到刘邦的格局。” “这根本就不是双标。” “而是你没有看懂刘邦处置丁公的逻辑。” 李隆基感觉他就如同陈通附体一样。 这是一种智商上的碾压。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的,那种通透感简直不要太爽,简直如同醍醐灌顶。 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