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聊天群中,朱棣也是激动不已。 他没有想到,陈通所说的,科举制的三次重大变革,第二次竟然是武则天进行的,这是一个跟他父亲洪武大帝朱元璋一样,让人景仰的皇帝啊!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怪不得有些人说武则天能成为千古一帝。” “以一个女人的身份,在男尊女卑的世界中成为了皇帝,并且做了很多男人皇帝,都不能够做到的事情。” “留下了属于她的丰功伟业,这怎么能不让人心生敬服呢?” ………………………… 汉武帝等人也连连点头,之前,听陈通评价杨广时,他们可是知道,推行科举制是有多么的艰难。 李世民也曾做过尝试,可最后却被世家门阀用投行卷的制度给轻松的化解了。 这就可以看到,推行科举的难度有多大! 只有宋太宗赵光义,心中不忿。 大宋战神: “科举又怎么了?” “我们现在谈的是:谁促进了大唐文化的繁盛?” “跟科举选拔人才,又有什么关系呢?” …………………… 杨广嘴角狂抽,这个宋朝的皇帝有多蠢呢? 你真不愧是跟李景隆一样的战神,反向秀智商的能力,绝对是帝王级的。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大力的促进科举制的发展,打破了贵族对于知识和权利的垄断,让中小地主可以依靠知识和学习,进入到官僚系统。” “这样,会大大的促进中小地主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学习知识,并且学习知识之后,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做官。那么必然会让知识的传播,产生井喷的效果!” “学习知识的人越来越多,那么人们的文化水平就会越来越高,这样才能造成文化的盛世!” “你连这个都不懂?” “你还能干什么?” “吃干饭吗?” …………………… 赵光义被杨广怼得心口痛,心里暗骂:杨广这个昏君,竟然都有资格指责我了?你配吗? 他是一脸的不屑。 大宋战神: “按照你说的逻辑,李世民时期也让知识进行了大规模的传播,那就是因为雕版印刷技术的出现。” “那凭什么说武则天促进了文化的繁盛?” “这说不定是李世民时期的功劳呢?” ……………… 杨广眼神如同狮子一样,真想当场把赵光义给撕了,这货竟然给自己在死抬杠! 雕版印刷技术,的确可以促进文化的繁盛,但你要考虑到唐朝当时的具体情况,解决温饱才是唐初最重要的目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