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沃伦.荀的能力边界-《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2/3)页

    这个问题,有点尖锐?    敲打和试探也有点明显。

    荀攸刚才示好说他“京官资历本就不如刘备、李素,所以尽管年纪大些?    还是应该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那李素就反问他“你们是不是觉得趁着中平那几年往上爬的?    都是交修宫钱买官或者投靠宦官参与阉党的”。

    虽然没有明说,但聪明人说话点到即止就有数了。

    这是给刘备做事必须正视的大是大非问题?    如果看不透?    就不能重用——这也是为什么刘备手下?    之前没有重用过任何一个颍川名士的重要原因。

    汉灵帝因为南宫失火,从中平二年开始征“修宫钱”,以至于颍川、南阳、汝南等地,有很强烈的清流名士抵制为中平年间崛起的官僚服务的趋势,甚至无差别以这几年官场资历空白为荣。这种迂腐之见的人,必须甄别出来。

    听到此问,荀攸果然正色凝重起来,一改当初刚见刘备时该吃吃该喝喝的洒脱姿态。

    他想了好一会儿,答道:“征西将军都不曾如此问,而府君能有此问,不愧是远见卓识之人。既然此处没有外人,攸也不藏私了。

    黄巾之乱发于中平元年,若无中平诸将,还哪来如今的大汉朝?所以别的不敢说,我们荀家这样深明大义的人家,是不可能看不起中平诸将的。

    但那几年卖官鬻爵、因之幸进的卑鄙小人也尤其多,以至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我辈当年不愿出仕,并非崖岸自高,而是因天下治乱无常,看不清时势,不知当以何道御之,故明哲保身、耕读自励以待时。

    便如汝南许子将曾评曹孟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中平年间,乃是将治未治、将乱未乱的过渡时期,欲救世,而不知当以治道御之?以乱道御之?这都看不清楚,就贸然去做,难免有祸及自身的风险。

    征西将军之功虽巨,愚以为比之车骑将军、卢尚书尚且多有不如吧?可车骑将军、卢尚书为国立如此殊勋,尚且不免因十常侍谗言构陷而顿挫。征西将军只因当年十常侍在时,位不过少卿、外放不过太守,故而还没入十常侍忌惮构陷之眼。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灵帝多活数年,以征西将军当年的忠义果敢、为国忘身、升迁之速,未必不会遭车骑将军与卢尚书的顿挫之祸。

    故而,对于敢于为国做事、不计一己得失的英雄,还是以‘灵帝特许免纳修宫钱’著称于世的名将,攸钦佩不已。但攸等寻常明哲保身之辈,却不敢妄言学其忠义。”

    李素不由自主微微咬了咬下嘴唇,快速思考:这厮有点货啊!

    说实话,李素一直觉得,“游戏里看智力数值”,荀攸应该是略微不如鲁肃的,更别说诸葛亮了。

    但是,刚才这番见解,李素真没从鲁肃那儿听到过。

    或许,这就是年龄和阅历的压制吧。34岁的荀攸,面对21岁的鲁肃,终究在政治敏感上要老辣一些。鲁肃的智力表现要追评荀攸,可能还要十年之功。至于诸葛亮,考虑到现在才12岁,估计至少也要十年后才能智力反超。

    荀攸很诚恳地表示他没有看不起中平年间开挂崛起的官场新秀,也说了自己当时不进场是因为看不明白走哪条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