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晋国最后的良心-《春秋大领主》
            
            
            
                
    第(1/3)页
    外人并不清楚智罃为什么要吕武率军南下迎接公子周。
    是趁着新君还没有即位,给个下马威?
    还是,想着用最隆重的规格去迎接?
    又或者,觉得智朔和魏绛带去的人太少不安全?
    在公子周身边安插人手的吕武却知道,其实是公子周拒绝前往“新田”,还明确告诉智朔和魏绛,说自己很害怕。
    能不害怕吗?
    先君(姬寿曼)说被杀就被杀了,死得非常不安详。
    君主死了。
    晋国在位的“卿”没有处理丧事,上演了束甲相攻的戏码。
    这说明什么?
    说明晋国已经完全礼崩乐坏啊!
    一点都不尊重君权。
    该有的礼仪也被抛弃。
    年仅十三岁的公子周表现出害怕,很是正常不过了。
    尤其是他手头没有半点力量。
    是的。
    公子周手上真的没有什么力量。
    他的师傅姬朝是周王室的公卿没错。
    关键是,周王室早就衰弱,一个挂靠在周天子治下的公卿,封地的面积还没有大国贵族广,手上的兵力一个“旅”都算多。
    单公姬朝的那个“旅”还被证实很不堪用。
    上一次作为联军统帅的副手,单公带去战场的那一个“旅”,光顾着来回跑,作为啦啦队连口号都来不及喊上几句,灰溜溜逃回封地了。
    公子周在见到智朔和魏绛时,其实是很懵逼的。
    晋国公室在外的公子不算少。
    公子周必须先搞明白,为什么会轮到自己呢?
    很短的时间内,他搞明白了。
    其余的公子,要么是年龄上比自己大,不然就是实力比自己强。
    他想明白了一切!
    正因为他一无所有,才会被选中啊!
    不愿意跟智朔和魏绛回国不是什么矫情。
    一无所有,很没安全感的。
    尤其是,晋国的“卿”才刚刚干了一次弑君。
    哪怕是很想回国继承大位,该拿捏还是需要拿捏一下。
    真的完全无法借力,需要将没拿到手的权势玩出花样。
    也就是说,该是晋国上上下下求着某某谁回国继承大宝,不是某某谁迫不及待要去坐那张位置。
    回去前,怎么都要巴望一圈,谁能被借力。
    又怎么用最大的限度,坐上那个位置后,不至于像是玩偶一般被操控。
    晋国好令俺没安全感。
    俺好害怕啊!
    公子周这些日子在智朔面前就是一副瑟瑟发抖的模样,表现出对回国的恐惧。
    偏偏智朔觉得公子周的害怕很有理由,认为换作自己也会怕。
    人在“新田”的智罃对公子周的反应是满意的。
    智罃找中行偃商量了一番,得出的结论是公子周最适合回国继任君位。
    理由挺多的。
    公子周不像其余的公子牵绊那么多。
    单公姬朝很安份,也不怕他不安份。
    现在公子周拒绝回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