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那啥,史官不用带了-《春秋大领主》
            
            
            
                
    第(1/3)页
    晋军的纪律并不是一年两年塑造完成,花了将近四五代人,才给整肃成为现在的模样。
    而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赵氏。
    他们的看家本领是制定律法,也就是为各种事情设定条条框框。
    所以,要论起来的话,法家这个学派虽然还没有被创立,赵氏玩律法却是很熟了。
    任何国家的强大与否,考验的是高层怎么去使用基层。
    因此,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从来都是高层,基层只是起到一种工具人的作用。
    吕武对吴国知道的不多,记得大多是跟楚国和越国有关。
    楚国现在是东方世界,可能还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越国现在并没有什么存在感。
    而吴国之所以有存在感则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找楚国的不痛快。
    这一次,吴军并没有倾巢而出。
    吴君寿梦只是调动了一个“军”,也就是包括五百辆战车在内的一万两千五百士兵。
    规模方面其实已经算不少。
    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像晋国那样,动辄就拉出几万战兵。
    在东亚大陆上面(乃至于当前年代的全世界),军团编制最庞大的只有晋国,一个满编军就达到三万七千五百士兵。
    一个晋国的满编军团是其它列国的三个“军”。
    不是其他国家不想扩大自己的军团编制,其实是国家实力不允许。
    几次大动干戈下来,晋国其实也有些受不了。
    不然的话,晋君姬寿曼又再一次四个军团齐出动,几位“卿”怎么会有默契地不带上满编的军团。
    知道军团未满编的晋君姬寿曼尽管不爽,却是没有脑子完全坏掉,多去苛责一些什么。
    他想折腾的是几个卿位家族,又不是要将全国的贵族折腾个遍。
    到了约定会盟的当天。
    晋国这边早就做好了一应的准备。
    包括整顿军纪,要求士兵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出场。
    幸亏老天也作美,近几天没有下雨或下雪,给了一段时间的晴空万里。
    今天,晋君姬寿曼起了一个大早。
    他知道自己将会创造历史,自然想要有更好的表现。
    诸侯冕服肯定是要穿个全套,再来就是保证“仪仗队”看上去更像样一些。
    长鱼娇之前建议去老吕家弄来铁甲。
    意见被胥童给劝阻了下来。
    那些“卿”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找老吕家购买铁甲。
    一些跟老吕家亲善的家族也去找了。
    吕武能带多少备用的铁甲?
    老吕家自己肯定也要留下数量合适的库存。
    最最最重要的是,以国君的尿性,说是找老吕家买铁甲,能真的给钱?
    接下来国君还要借点吕武的力,不去拉拢就算了,还想去勒索?
    脑子呢!
    再则,人吕武去吴国军营的表现很出色啊!
    清沸魋附和了胥童的意见,才算让对长鱼娇建议很意动的国君按耐下来。
    只是,国君换了个方法,不去让老吕家奉献,找其余人总行了吧?
    几个卿位家族,去找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国君盯上了拿到五十套铁甲的老程家。
    程滑拒绝拿出铁甲奉献给国君,却答应可以由老程家的士兵来充当“仪仗队”的角色。
    一样拿到一些铁甲的祁奚,他同样被找上了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