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投资一部电影,说难不难,有钱就行! 但是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收益,不可能什么项目都投资。 得有事前调研。 了解一下项目的盈亏前景,最起码得看卡司阵容还有导演。 她们三个去找了蔡艺农… 老蔡做电视还行,做电影完全一塌糊涂,《春风得意梅龙镇》、《疑神疑鬼》、《美丽曼特宁》,没有一部卖座的… 口碑也不行! 干脆就专注做电视,后来李依萍入主唐仁,她就退居二线,做艺人经纪之类的。 “我不太懂市场,不过,我可以打给宋航,让他给你们一点意见。” 隔着电话,听完事情原委,宋航分析道:“港式武侠片在衰落,跟港圈走的最近的博纳都不敢随便做武侠,《狄仁杰》那么好的片子卖了不到两亿,这就说明市场不是很愿意吃武侠!” “那为什么光线要做?” “他们没有什么好的选择,他们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是公司提供项目,然后找导演执导,他们是导演自带项目,找制片方投资,陈嘉尚想拍《四大名捕》,光线想跟他合作,所以就投资了…” 顿了顿,宋航接着道:“我听说光线内部因为要上市的事情,原来分管电影项目的主管好像要离职了…内部乱的很!” 没有扯淡,是真的,光线最开始上市,没有想着连带旗下的光线电影,但是证监局希望光线上市是整体上市! 张召作为光线影业的创立者、负责人,肯定不想自己分管的业务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具体情况不清楚,反正张召后来加盟了乐视。 王长田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出山亲自掌舵光线影业! “一般来讲,内部混乱的时候,诞生的项目,我们都不是很看好…” 宋航总结发言。 没等柳施施提问,宋航补充一句:“而且我们公司自己的项目足够多了,也没必要盯着人家盘里的东西。” “那您觉得这个项目的盈利前景呢?” “我也说不准,毕竟我没看到剧本,不过基于导演还有类型的一贯表现,我觉得1.5亿上下问题不大,同期如果没有强劲的对手,没准能有1.8亿以上…” “谢谢老宋,有空请你吃饭!” “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挂断电话,蔡艺农:“听懂了吧。” 杨小蜜摇头,迷惑问道:“他也没说让不让我们投资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