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有去有留-《筑梦维艰》


    第(3/3)页

    他竟然还向俩位知青庄重地鞠了一躬,这一举动流露出把他求贤若渴的心情。

    他这深深地一躬,弄得两年轻人愕然得脸色惊慌,马上一人扶着张支书的一个胳膊。

    秦春天疑惑地问:“您这是咋的了?”

    李中秋心中疑惑又问:“张支书您真是折煞我们了!”

    张支书倒是一脸的喜悦。

    他紧紧抓住两位知青的手,笑眯眯地又说,“你们俩今天晚上等着我哦!

    有一个人想见一见你们俩。

    不过得等到晚饭后,才能去见他。

    两位觉得很他带着神秘的表情,不知道要带俩人去见谁。

    张光明又说:“这真是好啊!嘿嘿!太好了!”

    张支书乐呵呵地看着两位知青,满意地点点头。

    他的举动和神秘的话语,让这两个人如堕五里雾中,令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熟读兵书的支书,他要学古人的英雄识人才。

    他深深懂得知才、聚才、重才的重要性。

    对于农村只有靠科技的进步,才能够有大的发展。

    为了改变村民的生计,而想法留住人才是明智之举呀!

    ……

    茫茫的暮色四合,张光明正要吃晚饭时,看电话的老李慌里慌张地跑到张光明的家里,让支书接电话。

    张光明忙跑到大队办公室急忙拿起电话说:“喂,谁呀?”原来是公社李书记告诉他说,上面下了通知说是那位叫马晓梅的知青去部队当兵去了。

    张光明对那位知青不告而别不满地说:“那位叫马晓梅的知青像走马灯一样的,来了才多长时间就走了?

    她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呢。

    她倒给我来了个先斩后奏呀!”

    李书记在电话那头,很无奈地告诉张光明说:“我跟你实话实说了吧,那几女知青本来就是大有来头的,个个可都是高官子弟。

    他们的父母是想让孩子去农村参加劳动,厉兵秣马嘛。

    是让他们在农村艰苦的条件下得到锻炼后,才能够更好地去升达。

    可是孩子呢?

    也就根本没有长时间的待在农村的打算,哎,只不过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给别人看看而已。”

    张光明说:“我看她也是应付应付差事罢了,对于那些搞形式主义的年轻人呀,我真是无语了。”

    李书记又说:“我和你是好朋友才告诉你这些的。我是等公社的人都下班走了,才给你打这个电话的。

    这些话可不要外传,只限你知我知就行了。”

    张光明感到了不解与困惑,真为这那位女知青今后的人生,而堪忧啊!

    张光明匆匆吃了晚饭,就亟不可待地去到郭教授家跟他商量让他收两位知青为徒。

    郭教授满脸惊恐的表情说:“我做的是地下工作,收徒不敢公开呀,得秘密进行啊。”

    张光明说:“我了解这两位知青有别于其他的知青,他俩正直善良,善解人意,而且还很有志气的好青年,他俩愿意留下来为咱农村事业出把力呀!”

    他又心怀疑虑地问了一句,“那两位知青会不会泄露机密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