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人生真谛在于苟(求收藏,求推荐)-《隋唐君子演义》


    第(2/3)页

    就在此时,听到了杨广高昂的声音响了起来。

    “虞卿,此等佳节,汝居然不声不响只知道饮酒作乐,岂是良臣所为。”

    “还不快快过来,此情此景,赋诗一首。”

    “对对对,虞内史才情学识俱佳,这等时节,该当来上一首……”

    一干臣工们纷纷附合道。

    虞世基这才无奈地站起了身来,朝着那酒至半酣的杨广一礼。

    “还请陛下给臣一些时间。”

    “这是自然,朕记得在板城津口,予了杨谦一柱的时间,你也一样。”

    这位出身江南之地的虞大才子要做诗了,自然,一干喧哗的臣工们都安静了下来。

    静待着这位天子身边的近侍宠臣的佳作。

    不多时,虞世基那带着江南口音的清朗嗓音响彻灵越台上。

    “……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夏图。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

    肆觐遵时豫,顺动悦来苏。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

    这是一首长诗,二十四句,配合着其极富有韵律的嗓音,让现场变得鸦雀无神。

    只有那适时响起来的悠然琴瑟之音隐隐相和。

    李渊抚着短须,摇头晃脑地感慨道。

    “不愧是昔日陈朝第一才子,这首诗,当可称为重阳佳作。”

    鲁班李眼珠一转,扭头过来朝着正在凝神听着虞世基大作的杨谦嘀咕道。

    “杨大哥,听说你上次在板城津口也作了一首佳作,要不你再作上一首。”

    #####

    杨谦看着他呵呵一笑。“李二啊,知道上将潘凤吗?”

    “???”鲁班李直接就迷了。“不知道啊……这跟杨大哥你要作诗有关系吗?”

    站在前方不远处的李渊与高士廉也同样一脸懵,下意识地支愣起了耳朵。

    杨谦脸色一板,表情显得很是凝重地道。

    “关系很大,三国时期,有一位叫潘凤的武将很喜欢出风头。

    本事不大,但架不住他经常自吹自擂。

    吹得多了,让冀州牧韩馥觉得他是个人材,所以就拜他为上将。”

    “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董卓部下大将华雄镇守汜水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