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这天气穿牛仔裙好像有点热了。 周至被两个洋娃娃一样小老外吸引了眼光,都没往男孩手上看,而是顺手揉了揉小女孩的头发,发现有点湿,便取来干毛巾替她擦汗,说道:“我们送弟弟妹妹两个餐盒不就是了?” “我们不白吃,我们用东西换。”小男孩很认真:“我们和姐姐解释过了。” 周至这才看到麦小苗无奈的神色,那意思是我之前暗示你是一点没看见是吧,就听麦小苗轻咳了一声,也很认真地说道:“我们都不懂瓷器,你不是瓷器专家吗?正好给看看。” 周至就乐了,估计刚刚两个孩子拿着烛台到了摊位上换东西,麦小苗随口就来了一句“我们不懂这个,我们直接送你们俩餐盒吧”然后遭到了孩子们拒绝。 为了让孩子们吃上餐盒,麦小苗只好把孩子们拉住,然后编个理由说自己是瓷器专家,可以让周至来鉴定,这样就有继续交易的理由了。 周至便将两个烛台从小男孩手里接了过来,套话张嘴就来:“嗯,东西都是不错的,最难得的是一对……咦?” 从男孩手上接过来的这对“烛台”,周至看过第一眼就变得神色凝重了起来,虽然那东西上还堆积着蜡迹,但是上面细路的花纹却让周至一眼就看出了其工艺特征。 康熙晚期最顶级的彩瓷当然是珐琅彩,受其影响,瓷工们一边在努力寻找能够代替昂贵珐琅彩的釉料,一面在绘工上添加各种彩绘,以丰富画面。 于是在雍正时期,在原国产釉料的五彩基础上添加进口金红料,形成一种色调和风格都趋近成熟的瓷器,被称为“雍正软彩”。 软彩继续发展到了乾隆时期,随着瓷胎变得洁白精美,软彩完全成熟,最终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雅致艳丽,粉润柔和见长的用色和施彩工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粉彩”。 粉彩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黑彩,或与青花五彩、斗彩等,并施于一器,最后变成被大家嘲笑的“乾隆审美”。 其实这种所谓的“乾隆审美”从康熙朝就开始了,雍正同样也玩过,而两朝或淡雅或纯正的“高端审美”,同样被乾隆推到巅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