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二年,飞机国改变策略,决定不生产裤子了,因为他们发现,只要多卖几架飞机,就能换回几亿条裤子,足够全国老百姓的穿用。从此以后,飞机国的老百姓都解放了,每天泡吧、出国度假旅游、喝咖啡、到纺织国投资。 而纺织国的老百姓们呢,为了赚更多的钱,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生产更多的裤子。 三亿条裤子,四亿条裤子,卖给飞机国赚取可怜巴巴一点生活费。” “飞机国的老百姓生活越来越滋润,工作时间越来越短,工人越来越少,喝咖啡的时间越来越长,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发达。 而纺织国的老百姓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几乎没有喝咖啡的时间,娱乐业和服务业都是为少数有钱人服务。 几年过去了,飞机国越来越发富了,连穷人甚至流浪汉,都能随便买得起豪宅了。 钱多得不得了,可是纺织国呢,还在不断的生产裤子。 都快年产10亿条裤子了,飞机国面临危机了,面临钱太多的危机,钱再多也不能都买裤子啊,钱太多花不出去。” “说到这里,你们可能湖涂了,钱太多也有危机啊?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银行里存了几十万亿美金的钱,对银行家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是不是? 他得想办法放贷出去,才能赚钱啊,不然,还要支付利息。 没办法,银行家拼命鼓励企业和民众贷款,鼓励穷人和流浪汉也贷款买房子。 结果,房地产先涨后跌,一些穷人还不起贷款,干脆一元钱卖掉豪宅,继续搬回豪华出租屋。” “就这样,纺织国越出口越穷,说到这里,你们可能更不明白了?纺织国并没有因为出口而富裕,却让飞机国越来越富。 因为,把自己国家生产的一半以上的商品,卖到别的国家,换来别人国家十分之一不到的商品,结果肯定是飞机国富得流油,纺织国依然活在最下层,最吃亏的是以多换少的纺织国。” “于是,纺织国面临更大的危机,本来出口裤子就没赚多少钱,一条裤子才赚一二块钱,飞机国一旦减少进口,就会直接导致纺织国无数人下岗失业。” “这个小故事就道出了经济危机的最高机密,没有高科技产业,依靠以多换少的出口经济,只能越出口越穷,是制造国家之间贫富分化的危机之源! 一个国家,只有掌握别人没有的高科技产品,才能真正变成一个强国富国,让别国为自己打工,而不是为别国做嫁衣。” “嗯,言之有理。”杨峰赶紧点赞。 没想到这个号称是诸葛亮的后代,居然还真有两下子。 “呵呵,这只是经济学方面最简单的知识罢了。” 诸葛瑜捋了捋光秃秃的下巴,笑道。 “就像咱们华夏的唐朝,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秘密,就是丝绸。 唐朝为什么富强?百国朝拜?就是因为唐朝有丝绸!” “为了得到唐朝对丝绸,在那个没有飞机、火车、汽车的时代,全世界的商人们,骑着骆驼,不远万里,把几万里的沙漠戈壁,硬生生踏出一条丝绸之路,用他们国家最珍贵的黄金、珠宝、玉器,换几匹丝绸,带回国就能发大财。唐朝不仅繁荣富强,而且在全世界声名远播。” “唐朝卖给各国商人丝绸、茶叶、瓷器,换来的却是大把大把的黄金和白银,造成古代全球经济的巨大贸易顺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经济中心,欧罗巴和东瀛虚心学习的楷模。” “丝绸织品技术曾被华夏垄断数百年,古代各朝,一直严密控制着丝绸织造业和养蚕业的技术流传,并禁止其流向外国。 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规模较前代大大扩充了。 同时,丝绸的对外贸易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不但丝绸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条,而且贸易的频繁程度也空前高涨。丝绸的生产和贸易为唐代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看看丑国的历史书是怎么写古代华夏与西方的贸易问题,他们说,早在华夏汉代,东西通商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逐渐形成,汉朝把大量昂贵的丝绸输出到西亚。为了保护丝绸贸易,古代华夏人一直保守丝绸制作过程的秘密。华夏的皇帝们,历来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只允许他们在沿海城市活动。但古代华夏卖给他们丝绸、茶叶、瓷器,换来的却是大把大把的黄金和白银,造成巨大贸易顺差。1793年,英吉利人要求增加贸易权利,被当时乾隆皇帝拒绝,他说:西方的东西,找不出一件华夏用得着的。” “汉朝和唐朝从丝绸贸易获得的经济的空前繁荣,由丝绸之路,国外的葡萄、无花果、黄瓜、核桃从西亚传入华夏。 意大利的商人马可波罗,1271年来到华夏,再到郑和下西洋,从非洲带回长颈鹿,书中颇下笔墨。书中摘录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忽必烈皇宫的描写,宫殿屋顶很高,大厅都由金银镶嵌,墙壁上凋刻着龙、鸟、牧马人和各种野兽以及战斗的场面。天花板上也是如此,满眼都是黄金和图画。厅很宽很长,可以容纳6000人的宴席。 足见当时的华夏,是多么的繁华,远远超越当时世界各国的经济水平。” “正因为唐朝、宋朝始终领先全世界的高科技产品销售全世界:丝绸、瓷器。 在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整个欧罗巴,甚至包括北极熊,掀起过一场华夏热。 当时的华夏,被全世界推举为模范文明。 当时,华夏对西方的影响,远远大于西方对华夏的影响。”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只有垄断别国没有的高科技,才能实现经济真正繁荣富强,自然会变成全世界羡慕的模范文明。” “假如张无常、历以宁这样的经济学家,回到唐朝,向朝廷献策,主张丝绸做世界工厂,引进外资,唐朝的发展会如何?用不了几年,就发现丝绸技术外泄,越兰、太国、猴子国,都开始大规模生产丝绸,唐朝拼命提高丝绸产量,但丝绸国际价格却越来越低,原本一斤丝绸能卖一斤黄金,最后跌到一斤白银、一斤铜、一斤铁。” “原本只有欧罗巴皇家、贵族、富商才能穿得起的丝绸衣服,到最后变成非洲难民都能买得起的地摊货。 唐朝发动全国人民疯狂大生产丝绸,却发现越来越穷,丝绸的利润压到几乎不赚钱,不消一二十年,泛滥的丝绸,造成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全世界不再需要那么多丝绸,唐朝大批丝绸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但富裕的是全世界人民,全世界人民都有丝绸衣服穿,连路边要饭的都穿丝绸裤子,失业的唐朝人民自己却不一定能穿得起丝绸了。” “日笨二战之前,是世界的纺织工业大国,二战之后转型制造业大国。 六七十年代,转型高科技大国。换言之,华夏还停留在日笨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思路! 有人说日笨是外向型经济,这显然是一个无知的谎言。 人们可以看到这样鲜明的对比:日笨外贸占GDP百分之十五,华夏外贸占GDP的百分之六十。 日笨出口是高价出低价进,以少换多。 华夏出口是低价出高价进,以多换少。 日笨外资法第一条是只准许有利于日本经济的自立和健全发展以及可改善国际收支的外国资本进行投资。 外资只占百分之一。 华夏则门户洞开,来者不拒,外资超过百分之三十。 国内28个产业,有21个被外资控制。 日笨有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从不依赖外国消费,始终国民优先国货优先。华夏则没有类似计划和政策,对外依存度高达百分之七十,本国国民是二等公民。 由此可见,华夏和日笨的经济政策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完全是相反的。 世界上只有华夏,拿国家有限的资源,人民的人口红利,用来为世界服务。 丑国用飞机换华夏的裤子,日笨用照相机和汽车换华夏的裤子,华夏最后的结局就如同纺织国一样,一旦飞机国的消费下降,受伤最深的,反而是纺织国。” “历史的内容在不断变化,但历史的规律永远没有变过,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制造别国没有的高科技产品,不能制造别国没有的飞机和丝绸,我们就永远无法真正走向繁荣富强,生产别国都能生产的东西,拼价格,卖血汗,这个国家永远富强不了。” “丑国、日笨、普鲁士为什么富强?单单比较GDP总量,华夏可能会在未来年后超过丑国,但是人均财富,咱们华夏可能永远也超不过这些国家! 因为丑国、日笨、普鲁士能造现代的丝绸。 比如,大飞机、高科技设备、电子、超导、液晶、汽车。” “经典,分析的太经典了。”杨峰发自内心的鼓掌。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老婆大人为什么会如此相信这个骗子。 因为,这个家伙确实有两把刷子。 “是啊。”杨峰忍不住的说:“几十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的科技水平还是赶不上去?今天的我们还停留在粗放型经济的阶层,十万个工人姐妹们辛辛苦苦一年做一亿条裤子,才能换回一架飞机的科技水平?心甘情愿的变成了一个二流国家?” “言之有理,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都牢牢控制着核心科技机密绝不外泄,可咱们华夏的所谓经济学家们的市场换技术理论,不仅没换到什么技术,市场也丢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诸葛瑜义愤填膺的道。 道完后,他也感到有些吃惊的看着杨峰。 杨峰自然知道,这个诸葛瑜为什么会有些吃惊的看着自己。 从一个重生者的角度来看。 诸葛瑜说得非常有道理。 在杨峰重生之前,他记得有这么一档事,丑国的前GE总裁杰克韦尔奇很火,带领美国通用电气重新走向辉煌云云,被誉为世界企业管理大师。 但其实,他的核心秘密只有一条。 那就是:让通用电气放弃做别人一样的产品,做GE独家能做到最好的高科技产品!生产别人不会造的“飞机”和“丝绸”。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是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之后,为了大规模生产电灯而创办。 后来逐步退出照明产业,转型生产电冰箱和电视机,后来GE又放弃了这些夕阳产业。 在杰克韦尔奇时代,全面转型生产大宗高科技产品:医疗设备、飞机引擎、发电设备等。 GE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追求高科技产品,放弃低科技产品的历史。 至于他鼓吹的什么管理理论。 其实大多都是成功之后的吹牛灌水。 所谓“真传一句多,假传万言少”,正是此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尚且如此,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欧美国家的科技研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最高比例在1.5%至2.6%之间。 而华夏1950-1979的最高年份是2.32%,平均1.28%。 那时候,华夏自己能造卫星、火箭、高产水稻、大飞机。 现在却忙着生产裤子、鞋子、玩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