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眼看着当年被自己赶出家门的弟弟一家越来越好,冷大少夫妇看在眼里,妒在心里。 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冷大少凉薄寡恩,他的媳妇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乃是镇上有名的一个泼妇,心肠歹毒至极,自从嫁入冷家之后,被她折磨而死的奴婢不少于三人。 就在冷大少夫妇暗搓搓诅咒二少一家不得好死之际,事情出现了转机。 冷二少之所以在短短几年间就发家致富,乃是因为外界兵荒马乱,交通堵塞,凡是南方紧销货贩运到北方,利润起码十倍以上。 换而言之,冷二少赚的是卖命钱。 只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 这不冷二少出货时遇到了水匪劫道,人货两失,连尸体都被丢到河里喂鱼,打捞起来时简直惨不忍睹。 二少突遭噩耗,大少一家却欣喜若狂。 要知道二少家的媳妇只是寻常的农家女,性子软弱,见识浅薄,若相夫教子或许是把好手,但要撑起家庭,那就太为难她了。 冷大少夫妇觊觎弟弟家财已久,一见有机可乘,哪里还忍得住? 当即拉下颜面,在弟弟灵堂前哭天喊地地发誓,要把二少遗孀当成己出对待,而后对弟媳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简直比最忠心的奴仆还要尽心尽责。 刚失去丈夫的二少夫人哪知人心险恶,以为是患难见真情,欣然接纳了大少一家。 此举无疑是引狼入室。 才过了半年时间,大少夫妇就暴露狼子野心。 还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套路。 先勾结无良的镇公所官吏,再架空弟媳的亲信,如此一来,弟弟遗留的丰厚家财全部进了他们的口袋里了。 弟媳连受打击,居然不甘受辱,愤然带着五岁的儿子投江自尽。 逼死弟弟遗孀根本不会给那对恶毒夫妇带来半点良心谴责,反而让他们高枕无忧。 毕竟苦主一家都死光了,以后也不怕有人闹事。 可惜人在做,天在看,多行不义必自毙,且看苍天饶过谁? 最近丧尽天良的冷大少一家终于遭到报应了! 事情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那天镇上来了个外地商人,去到镇公所向官吏说明自己三年前欠了冷二少一大笔货款,如今飞黄腾达之后想要偿还当年的债务。 官吏一听当今世道还有这种傻子,立即派人去大少家通风报信。 很快大少夫妇就匆匆赶来。 堂而皇之地把属于弟弟最后遗留的五千两银子贪墨了。 那个年轻得过分的外商也不多问,在镇公所官吏见证下与冷大少夫妇签订好交割文书之后便离去。 临行前只留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语: 勿在人前说鬼话,莫使人间造孽钱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当时冷大少只顾着高兴,哪里会细品那句警语的具体含义。 大少夫妇两人合力把一大箱银子搬回府中,全程没有假借任何外人之手。 素来挥霍无度的夫妇二人早就把弟弟遗留的家财糟蹋得七七八八了,正愁着不知该如何搞钱,不料瞌睡就欲上枕头,怎么能不喜出望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