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果这个决定换成别人来做,可能不会这么艰难。 不管是换成傅泽启、尹千穗、灾民还是其他大魏子民,相信他都会选择去救济灾民。 但是徐安义不是这样想的。 他身为万万人之上的帝皇,卧榻之侧岂容它人酣睡。 就像他父皇临终前跟他说过的话一样,他父皇相信战王应该没有谋反的意思。 但是战王身为人臣,有没有谋反的意思不重要,重要的是战王拥有了谋反的能力。 所以他觉得他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说服戎狄,双方合作,将傅泽启坑杀在战场上。 要是他现在毁约,以后再想说服戎狄就难了。 再说了,要是戎狄觉得他在耍他们,一怒之下掀了桌子,直接将事情公之于众。 那么他徐安义一定会被整个大魏的人口诛笔伐,生生世世被钉在耻辱柱上。 因此,他根本不敢拖欠答应给戎狄的金银。 可是,这样一来国库里剩余的金银就不够了。 虽然他还有皇家私库可以动用,但是皇家私库一旦跟国库绑在一起,以后再想分开可就难了。 万一朝中那些老狐狸们,趁着这个机会,起来一些不好的心思。 比如说直接把私库掏成个空壳子,那皇室以后想做点什么,岂不是事事都要看别人的脸色。 他不能让那样的事情发生。 徐安义仔细想了想。 反正朝廷拨下去的赈灾款也不一定能到灾民手里。 万一在赈灾的过程中,有人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他从国库里拨下去的银子,岂不是就跟扔在了水里没什么区别。 不对,还不如扔在水里,银子扔在水里还能听见个响声。 要是拨下去被贪了,那可是连个响声都听不见。 这样看啦,国库里的银子还是交给戎狄吧。 至少可以用这批银子,换傅泽启的命。 只有傅泽启死了,他的龙椅才能坐得踏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