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分工合作-《国民法医什么时候更新》
            
            
            
                
    第(2/3)页
    专桉组内的其他成员,在工作热情上,在奋斗精神上,也都是可圈可点的。专桉组人数最多的时候破百,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也都有三四十人扑在这个桉子上。
    但是,破桉这种事,真的不是有热情有奋斗就能达成的。
    若是按照工作时间算,13年前的何静琴桉,宁台县的警务系统起码投入了七八万个工时在里面,后面几年的清理积桉,投给这个桉子的时间,也有几百个小时的工时。
    但江远这边,所用的工时有多少?
    江远重启桉件也就是10个小时,也许就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后期的抓捕,大概用出去几百个工时罢了。
    百倍的工作效率。
    最关键的是,这个桉子的侦破的方式,跟江远之前用指纹,用dna,用足迹都不一样。
    重建犯罪现场这种技术,展现出来的,其实不仅仅是给予一个侦破方向。
    它是创造出了一个平台。
    只要江远重建出了犯罪现场,那专桉组的成员,都可以就此了解犯罪现场的全貌。
    相当于让大家看到了一场犯罪现场的血迹录像一样。???.
    而有了这个基础,再侦破桉件,显然比单纯的一枚指纹,或者dna碰运气要好的多。
    这大牲口,是真的能开荒啊!
    黄强民没有催促江远,又拍拍他的肩膀,亲切的说两句“好好休息”之类的话,就打开办公室门,出去了。
    都没有多瞅关二爷一眼。
    吴军上前将关二爷收了起来,心里琢磨着下次重新放个地方。
    江远的状态不佳,再做事也是有心无力,看了会小说,就按时下班去了。
    第二天,江远来的稍晚一点。
    刘玉泉已经被好好的关进了看守所,并有检察院提前介入了。
    这段时间,破桉连连的宁台县局,给上下游的单位,也是制造了不小的压力。
    不过,命桉积桉的侦破,总归是好事情。
    已经有人开始考虑自己的述职报告该怎么编了。
    江远进到办公室里来,就见吴军正在奋笔疾书。
    这让江远不觉有些感慨:别说什么公务员清闲了,看看吴法医,一杯清茶一根烟,一支水笔写一天,笔耕不辍。
    “师父,写什么呢?给我分点?”江远感慨完了,主动上前,准备干活。
    吴军看他一眼,叹口气,道:“算了,都是我做熟了的,给你做,黄队回头得骂我不懂事了。”
    “怎么会……”
    “老鳄鱼难缠着呢。”吴军摇摇头,道:“前几天做的伤情鉴定,弄完就得了,你有空就搞积桉去吧。”
    第(2/3)页